第一检察部的她们
在刑事执行检察工作的第一线,有这样一群“隐形守护者”,她们不是检察官,却参与每一起案件的办理;她们没有政法编制,却用键盘和笔录捍卫司法公正。她们究竟是谁呢?
一、她们是办案中枢的“多面手”
在这个检察官平均年龄50+、检察官助理仅3人的团队里,她们承担着远超职责范围的工作。她们有时是“行走的数据库”,能随时列出服刑人员考核计分、奖惩台账、财产性判项履行情况等关键数据指标供办案团队分析研判减刑假释案件;有时是“现场记录专家”,巡回检察时连续站立记录4小时,笔下却不漏任何一个关键细节 ;有时是“流程管理**”,可同时追踪50余件案件的文书送达、期限提醒、归档进度,还是“零差错”。
二、她们是高墙内的“特殊语言官”
面对特殊的工作环境,她们练就了独特本领:在监狱提审时,能快速适应“铁门撞击声+对讲机杂音+生产车间的轰鸣声”的干扰环境,精准做好笔录;在监狱巡回检察中,她们通过分析服刑人员信件、会见录音中的“暗语”或“黑话”,发现违规传递信息;在社区矫正巡回检察中,她们与检察官到乡间走访社区矫正对象,迅速准确读懂地方方言,确保沟通顺畅。
三、她们是检察事业的“青春注脚”
刑事执行检察工作面广线长,平均年龄30岁的她们用青春活力为严肃的刑事执行工作注入新动能:“技术革新派”,自主设计电子卷宗目录模板,让案件整理效率由从前的40%提升到60% ;“跨界学习组”,她们非法学专业出身,但为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自发成立学习小组,利用工作之余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暖心小分队”,在检察官加班时主动留下协助,是老检察官们的“最佳拍档”。
她们,就是白洋堤地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可爱可敬的书记员们!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但她们始终以行动诠释责任。书记员小李怀有身孕仍协助检察官到监内提审、整理案卷材料、坚持完成月度案卷归档;小张、小杨在参加对桂阳监狱交叉巡回检察时连续工作20多天,为了尽快查找到线索,多次主动加班到深夜,帮助检察官顺利完成巡回检察工作;小宋在制作减刑假释案件文书时,敏锐发现裁定文书中出现的时间错误,及时报告检察官进行处理,维护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每当我整理的案卷变成检察官手中的有力证据,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书记员小杨的话道出了这个团队的心声。
风总以为,云很轻松,只有雨知道,云的沉重。致敬每一位默默耕耘的书记员,谢谢你们以日复一日的专业、细致与担当,推动着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顺利运行,谢谢你们用青春和奉献托起了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的基石!